“山绿水清村庄丽,像是进入了景区!”如今,走进山东各地的乡村,曾经的污水乱流、垃圾乱倒现象不见了。环境大变样,最开心的是村民。
“让村里和城里一个样”的美好愿望,在山东有了清晰的蓝图。近年来,山东省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,以农村垃圾、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,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。
以前进城,看到垃圾入桶、路面洁净,还有专门的垃圾清运人员和车辆,潍坊市寒亭区一空桥村村民就羡慕不已。如今,这样的场景也出现在他们面前:垃圾桶摆到农家门口,村里设立12个卫生区域小组,每天巡查清扫垃圾,配备专门的车辆回收垃圾。“处理生活垃圾,村里和城里一个样了。”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。
这是山东省推动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的缩影。自2014年3月起,山东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行动,探索形成“户集、村收、镇运、县处理”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。目前全省组建了拥有24.96万人的农村保洁队伍,每100户配1名保洁员。
农村环境设施缺乏的历史欠账,正一步步补上。近年来,山东加强设施建设,给乡村配齐收集容器、收运车辆,建设转运站点,逐步取缔露天垃圾池、垃圾房等非密闭式垃圾收集设施,并因地制宜建设生活垃圾处理终端,在偏远山区、海岛等交通不便的地区,还规划建设小型生活垃圾处理设施,实现就近就地无害化处理。
为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长效化管理,山东建立健全市场化运作机制,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,招标择优选择环卫作业公司,签订有偿服务协议,环卫主管部门负责监管,从而使环卫作业实现标准化、规范化和精细化。山东还强化监督考核,每月调度设施建设、垃圾收运、人员配备和经费收支等情况,对进展缓慢的,逐级约谈各市、县、乡镇主要负责人。
生活污水乱排,也曾是制约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短板。山东按照“城(厂)边接管、就近联建、鼓励独建”的原则,将靠近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纳入城市污水厂集中处理;将靠近工业园区村镇的污水,纳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;人口密度较低、水环境容量较大的地方,以及地处非环境敏感区的建制镇和农村新型社区,根据实际条件采用“分散式、低成本、易管理”的处理工艺,鼓励采用生态污水处理方式。截至2018年初,山东省累计开工建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1296个,88%的建制镇建有污水处理设施。
厕所革命,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。“不但景区、城市要抓,农村也要抓,不仅关系到生活环境的改善,也关系到社会文明进步。”山东各地按照政府补助引导、集体和社会资助、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,多渠道筹集改厕资金。目前,胶州市等26个县(市、区)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。
“干净又整洁,如厕环境好起来,跟城市里一个样。”在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北坪村,当地改掉农村土茅房、旱厕,建起独立卫生间,配上冲水式洁具;在荣成市夼子河村,过去村民家里是旱厕,条件简陋,味道难闻。现在,家里都改成了冲水厕所,干净又卫生。
未来,山东将继续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,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,让环境整治的效果留得住、留得久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大美县域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