旬阳县城关镇以乡村振兴引领城乡融合发展

特色发展 | 2018-07-16 11:37:05 | 来源:安康新闻网

  安康新闻网讯(吴昌勇 实习记者 黄慧慧 通讯员 沈 娜) 今年春天,看似一件不经意的小事,却让60多岁的退伍军人王世会心里倍感暖和。在他托人将“我想知道哪儿卖拐杖?”的微心愿贴在旬阳县城关镇党家坝社区的“心愿墙”几天后,社区志愿服务队队员李家勇不仅为他购买了拐杖,而且送到家分文不取。

  和王世会一样幸运的,还有社区退休干部赵攀贵。“谁能教我包素饺子?”他的这个微心愿很快也得到实现,党家坝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员赵忠珍买了食材,现场手把手教他,让赵攀贵在久违的“饺子香”中尝出了人情味。

  这一切皆来源于旬阳县城关镇党家坝社区以“五联五共”为载体,深化“同心圆”党建模式,形成“区域化抓党建、网格化抓管理、组团化抓服务”的全新工作格局,让社区党员将“家”安在心里,时时处处能感受到“家”的温馨和体贴。

  居民可以托付的“家”

  在党家坝社区,支部委员王英有另外一个称呼:“王妈妈”。

  “王妈妈”每天有一个“雷打不动”的工作,下午四点半,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放学后,她会站在小区门口将他们从老师的手上接过来,有时她还亲自去学校接。

  四点半是孩子放学的时间,四点半也是她为孩子们“上课”的时间。党家坝社区一间不足百平方米的小屋被称作“四点半课堂”,孩子们之所以从一个课堂放学,又走进另一个课堂,是因为他们的父母还没下班,为了让他们工作不受干扰,孩子先由社区志愿者和聘请的兼职老师进行分类指导,等到6点钟父母下班后直接来这里接走。

  据王英说,最多的时候,这里有100多名孩子坐进“四点半课堂”。从去年10月份至今,共有四五千孩子进出这个小课堂。如今,这里成为很多孩子的第二个“家”。

  社区不大,能量不小。和“四点半课堂”一道被社区居民时常念叨的,还有“心愿墙”、“时间银行”、“玫瑰俱乐部”等等,一个个具有温度的社区党建载体,可以解决社区居民方方面面的诉求。

  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14支志愿服务队700多位党员的力量,让他们“八小时之外”继续发热,并通过党员积分制管理,评选出优秀党员,形成一种良性互动。党员在这里,个个都是“热心肠”,人人都是“志愿者”,服从社区支部的统筹管理。

  社区常驻人口15800人,其中机关事业单位37个,企业28家,个体户186家,辖区现有基层党支部26个,党员745名。在社区,除了熠熠生辉的陕西省四星社区党支部的牌匾,大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首“数字歌”,即两个“一二三四五”。前者是工作思路,内容包括,围绕一个目标,全区域统筹、多方联动、各领域融合;采取网格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两项措施,构建社区党组织、驻社区单位党组织、网络楼宇党组织三级体系,促进德治、法治、自治、共治“四治”融合;实现“组织联建,事务共商;党员联管、活动共办;服务联手、资源共享;需求联通,发展共谋;治理联抓、和谐共创”为内容的“五联五共”。后者为社区功能,建设网格化管理服务站、科普服务站、青春驿站、月亮妈妈驿站、书画逸居五站;打造禁毒室、调解室、信息室、人大代表工作室四室;构建社区党员活动中心、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三中心,做优健康俱乐部和玫瑰俱乐部两部,开放滨河乐动一个广场。

  社区支部书记雷勇告诉记者,“通过各种努力,就是要打造一个‘幸福、和谐、健康、文明、智慧’社区。”城关镇党委书记周优存另有一番认识,“发挥城市化区域党建的优势,把党建、社会发展和百姓生产生活结合起来,真正实现城市党建由组织覆盖向功能覆盖和服务覆盖转变,让社区党支部成为党员精神信仰的‘家’,成为社区居民可以托付的‘家’,既要亮出党员身份,也要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。”

  用心里的双手,打造生活中的彩虹

  旬阳城关镇人民路26号。这里不光是老城社区党支部的办公地,也是老城居民常来“找乐子”的地方。

  老城社区党总支下设居民、老干、非公3个党支部,共有党员193名。“老人多,空巢老人多是老城社区的一大特点”,社区书记李斌说,针对这一现状,老城社区党支部于去年9月18日成立了慈善老年大学,开设音乐、舞蹈、书画、手工等4个班,目前慈善老年大学共有党员18名,学员200多名,老年大学的学员平均年龄65岁以上。

  61岁的杨远珍既是支部委员,也是慈善老年大学手工班老师。“天生就喜欢织毛衣”的她,将自己的业余爱好带进课堂,带领和她年龄相仿的老年朋友用毛线织出种类繁多的工艺品。在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手工坊,整齐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。“用心里的双手,打造生活中的彩虹”,李斌说,张贴在墙上的这段话,是他在北京学习的时候,在其他基层党支部看到的,他不仅带回这十几个字,也带回一种启发和借鉴。

  杨远珍乐道的是,“如今学员的手工艺品可以在网上卖钱变现,尽管这只是一个爱好,但至少说明这个爱好还是有社会价值的。”更让杨远珍眉飞色舞的是,她的一件叫做“百合”的手工艺,在网上卖了360元。

  “把过去在麻将桌上摸牌的手变成一双双巧手!”社区主任马海秀的声音铿锵有力,“文化建设就是社区的精气神,我们尽管年龄老了,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精神生活。把老人聚到这儿,就是让大家有个精神的伴儿,让晚年不孤独。”

  让李斌引以为豪的是,社区锣鼓队打出了老城的威风和气派,现在上每逢重要节庆和重大赛事活动,总有锣鼓队的身影。老年人不光自娱自乐,也将这份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。

  “过去,县上一位文化爱好者拍摄了一个‘老城不老’的专题片,我感觉这句话非常适合老城社区党支部的老年慈善大学,从这些老人的身上,总能感受到一种活力。”周优存说,这也是老城党支部的闪光点和特色。

  淬炼党性本色,带头引领新民风

  近些时间,旬阳县城关镇龙王庙村的村民对新当选的支部书记李慧聪“有些看法”,大家都说她“人情味儿有点淡”。

  80后支部书记李慧聪却不这么认为。“作为村上领导,我如果带不好这个头儿,婚事大操大办,老百姓会跟着看跟着学,村里的风气就无法扭转。”

  详细交谈之后得知,李慧聪将自己的婚期定在今年五四青年节,怕村里人为自己送礼,结婚前几天她找到村主任李本强,让他在婚礼当天只干一件事,“坚决不收群众的礼金”。为此,百姓无法表达自己的心意,但又不好不尊重“李书记”的意愿,只好“扫兴而归”。

  实际上,李慧聪的父母也曾有过思想动摇。“父母送了一辈子礼,到了我这儿,不图收礼,只想热热闹闹将我嫁出去,也许我做出的这个决定伤了他们,但是我想他们会理解我的。”李慧聪大致算了一下,如果“把事当事过,至少要收五万礼金”,但是因为自己的党员身份,也因为城关镇党委政府开展的“旬阳县城区新民风建设十不准”活动。所谓“十不准”,即不准忤逆不孝,倡导尊老爱亲;不准见利忘义,倡导诚实守信;不准言行不端,倡导文明礼仪;不准破坏环境,倡导卫生整洁;不准损坏公物,倡导利人利己;不准游手好闲,倡导奋斗创业;不准低俗恶搞,倡导新风良俗;不准铺张浪费,倡导勤俭节约;不准缠闹非访,倡导合理维利;不准腐朽堕落,倡导健康生活。

  城关镇人大主席胡秀斌说,去年3月29日下午,城关镇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《旬阳县城区新民风建设“十不准”》。本次大会在完成各项既定议程的同时,与会代表对“十不准”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形成了决议。这份民风规范的出台,是移风易俗活动往纵深开展的具体展现,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措施,是对民风道德的具体要求。这份规范特点鲜明,定位准确,是能真正解决目前社会不良习气的一剂“良药”。

  为了让新民风建设“十不准”落在实处,镇上对违反“十不准”的一般行为,将通过媒体还原真相,不分人等,公开曝光。以“十不准”为评议主要内容,将结果应用到“社会治理星级文明户”评定,作为一年一评“不良市民”、“不受欢迎市民”的重要依据。对违反“十不准”的典型人员,触及法律规定的,移送执法机关处理;涉及党员干部的,同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。实施重点管理,让“特殊”人群无处遁形。对违反“十不准”的顽劣份子,由社区确定对象,经常劝导,重点帮教,始终将其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。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大美县域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上一篇:顺昌县开展稻田养鱼生态综合种养科技下乡服务
下一篇:青田县财政局三举措强化城乡低保工作

栏目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