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振兴“摇钱树” 农民增收“聚宝盆”
山西稷山县品牌板枣今年喜获大丰收
普天同庆,春华秋实。眼下,山西稷山县稷山板枣喜获大丰收。全县板枣总产量6000多万公斤,达到历史最高水平,产值达到了6亿元。枣农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,人均增收2300多元。这得益于该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板枣产业发展已经实现了区域化布局、规模化生产,促进了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板枣产业已成为稷山枣农致富增收的“摇钱树”和“聚宝盆”,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实现产业振兴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稷山县是中华农耕始祖后稷故里,全国红枣之乡 。稷山板枣以皮薄肉厚、营养丰富、食药俱佳享誉国内外,多次在全国红枣评选中拔得头筹,名列全国十大名枣之首,荣获全国红枣生产10大基地县。明代知县薛一印挥毫写下“江南橘绿日,塞北枣红天”的佳句名篇。目前,稷山县板枣面积已达15.3万亩 ,板枣产值和枣农收入不断增长。稷山板枣系统被列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,国家板枣公园已获得国家林业局批准兴建,成为山西省第一个国家级林木专类公园。稷山板枣销售已延伸到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和各大沿海城市,畅销全国24个省市,1957年打入国际市场,行销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韩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。
近年来,稷山县委、县政府立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坚持“一产提品质创品牌、二产促升级增效益、三产挖潜力壮规模”,把板枣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,坚持顶层设计,高起点规划,绘制了建设全国板枣产业基地的宏伟蓝图,制定了稷山县板枣基地五年规划,充分发挥政策引领、资金撬动、项目带动作用,将现代农业要素向板枣开发改造项目聚集,通过大宣传、大培训、大观摩等活动,提升板枣生产科技水平,推进板枣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。
稷山县围绕打造“全国板枣生产销售加工基地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”,实施“提质增效创品牌”和“开拓市场抓营销”举措,强力推进新时代枣业高质量发展。该县成立全国第一个板枣专业合作社联合社,48个专业合作社,6万多名枣农成为联合舰队、集约经营的团队主力军,投入板枣管理,参与市场竞争。组建了无害化实施病虫害防治和无人机飞防大队,建成了白色农业、有机农业、防果裂等5个新型板枣示范园,为板枣产业优质、高效、无公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该县以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学校为依托,采取课堂与田间、点与面相结合的培训方法,及时为枣农提供关键管理信息,推广板枣管理新技术,重点解决生产难题,加大低质低效林改造力度,大力推进板枣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,使板枣品质有效得到提升。
同时,该县充分发挥板枣产业特色和优势,通过搭建板枣产业发展论坛、板枣游园采摘、全国电商推介、文化研讨、擂台赛枣等载体和平台,让更多枣农学习先进技术,提高管理水平,提升板枣品质,把稷山板枣打造成享誉全国全省的响亮品牌,使板枣成为兴农富民的支柱产业。
稷山县枣业发展服务中心和板枣专业合作社联合开展“送培训下乡”活动,采取“田间地头”培训、农户+企业(农民合作社)培训等方式,满足不同群体培训需求。在标准化板枣示范园内,技术人员就如何操作机械、有机肥的比例配置进行现场演示,指导枣农有效施肥,提升了枣树丰产技术水平。
与此同时,该县有关部门聘请枣业专家,对260余名枣农分批开展板枣烘烤、管理技术培训。专家详细讲解了通气、排湿、烘烤房建设、烘烤后板枣管理存贮及施肥剪枝技术,提升了农民科学管理贮存的技术和能力。
“今年,稷山板枣获得大丰收。稷山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推动板枣产业持续发展,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推动稷山更高层次开放发展,为富民强县提供有力支撑,真正把稷山板枣打造成享誉全国全省的响亮品牌。”山西稷山县委书记廉广锋、县长吴宣如是说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大美县域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